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,展现班级风采,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水平,11月10日,2018级旅游管理(2+2)专业班级在第九教学楼9610教室开展了“一班一特色”活动——美食文化交流节活动(贵州场)。
学院党委副书记汪莉栋、团委老师朱正斌、2018级辅导员刘雪及2018级旅游管理(2+2)全体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。
活动伊始,班长党婉冰介绍了活动的具体内容及分组情况。此次活动共有七组——贵阳组、安顺组、毕节组、铜仁组、遵义组,黔东南组及六盘水组。
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展现自己家乡的特色美食文化,组名均以各组同学的家乡来命名。组员们通过对美食的介绍来为自己的家乡进行旅游宣传。随后,七个小组分别展示和介绍了家乡的特色美食。贵州凯里酸汤鱼、水城羊肉粉、安顺裹卷等不禁让人垂涎三尺。
每组成员依次上台介绍美食文化。
贵阳组:辣子鸡、贵钢馒头,最具代表性的是雷家豆腐圆子,纯手工的制作、是贵阳市的一道特色小吃。
安顺裹卷(又名称杨武裹卷)。该菜口味多样化而独特,老少皆宜。
毕节组:麻辣洋芋片、大方豆干、威宁荞酥,最具代表性的是大方苗家“水花酒”,酒是一种文化,更是一种情谊,生活的经历就如这甜甜的水花酒,充满着温馨,洋溢着幸福。
铜仁组:米豆腐、黄糕粑、酱香饼,最具代表性的是绿豆粉,粉香味鲜,粉制细腻。
遵义组:鸡蛋糕、炒洋芋,最具代表性的是豆花面,辣香味浓,味道鲜香可口。
黔东南组:酸汤鱼,黔东南自治州有句名言叫“三天不吃酸,走路打蹿蹿”,形象生动地说明酸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;酸汤鱼菜肉质鲜美、酸辣可口。
六盘水组:水城羊肉粉,羊肉汤十分鲜美加上酸菜的咸酸、米粉的甜……各种滋味交融绽放,意犹未尽。
汪莉栋对活动进行了点评,他肯定了同学们的精彩表现。他认为,每位同学都是非常用心地介绍自己家乡的美食文化,通过介绍,让观者了解到贵州各地文化特色,更感受到了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。他希望更多的同学来积极参与此项活动,既能锻炼个人表达能力,更能增加同学们的自我推荐和社会交流能力。
此次活动锻炼了同学们现场解说的能力和应变能力,进一步提升了同学们的知识水平、专业技能和个人素养。

